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。
文章于 5月20日 上午 3:12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用户删除
文丨将爷
这些年,不论遇到怎样人生困境,我都绝对反对躺平。人生很多时候是得“知退”,但是,老铁们都知道,我最大标签,恰是“不退”。
那么,到底应该怎么才能做到“不退”,让自己真正能站得稳呢?
这就是人格志一直提倡的人生价值观——一边坚定守护良知正义,一边极致追求专业本领。
说白点,世界就算变得再坏,作为个体,都要做个有本事的好人,走人间的正派大道。
为此,过去我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——这世间只有怀才不够,没有怀才不遇。
在我心中,把很多问题困难都推给制度体制,那就是太偷懒的行为,也只会让自己支付更大代价。
然而,世风日下,还常伴着制度性羞辱,让很多人生正道路难行。站在普适性角度,怀才不遇的人真多起来了,很多人身上的光在被遮蔽了。
最近,类似这样的图片在朋友圈中疯狂刷屏:
“北大”“原子核物理”“博士”“街道”“城管”“执法管”……这些标签贴在一个年轻美女身上,我确实觉得很可悲。
把“北京户口”“正式编制”“待遇稳定”之类托词挂在嘴上,不停在为这种人生辩护的人,在我心中,就是失去锐气,甚至灵魂麻木。
当然,我这样说是刻薄的。毕竟,当有些现象不再是孤例,再把鞭子抽在个体身上,有点不厚道。
从北大博士当城管,再到名校学子扎堆挤入十八线,是现在就业市场氛围极度阴郁的一种折射。
更何况,现在各种企业破产和人员失业的数据消息,每天也都在敲打着人们的神经。很多人都在担忧,大萧条可能真的到来了。
现在又快到毕业季了,还有一千多万毕业生要出来找饭吃。
我有个朋友开文化传媒小公司,最近招人竟有一堆研究生应聘,其中还有海归。
这些现象,就是一块巨大的铅,压在我心中。为此,我在反复叩问——这难道真不是人才的浪费吗?这些人真能有尊严地活着吗?
这个社会会好吗?这是很多人都探讨过的命题。
而在我心中,有一个笃定的答案:当怀才不遇的人多起来,这个社会就真的可能在变坏了。
我痛恨一切虚置玩弄欺骗人才的无耻行为。因为不论对大环境还是小环境,只要人才不被重用,这种环境基本就是坏环境。
两年前,我在人格志上连续恶战过一个被饶毅明确称为“才不配位”的女人,后来,我也被她投诉过,但她没成功。
从公义上讲,我是因为疫情初发生的那起“双黄连乌龙”事件,就把怒火发泄在这个被称为“双黄连之母”的女人身上。
毕竟,那场极恶公害竟然没有被追责,从某种意义讲,正是这两年借疫情带货掠夺民生的坏人越发嚣张的原因。
当然,之所以批评那个武汉女人,很大程度上,我也忧惧于顶级科研人才的命运会被宵小权力踩踏摆布。
那是一个拥有P4实验室这样的神圣所在,我当然想追问:一个艺术特长女人凭借裙带关系一路实现权力进阶,背后会不会有顶级人才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呢?
现在,看到北大美女博士当城管之类的消息,我内心再次无比激愤。不由想起曾经写过的这篇孤愤之作了:
《没有一个博士能逃脱保安和四姨太的控制 》(已做超连接,点绿体字可阅)
这篇文章中,我写到被贬来贬去的范仲淹,也写到被“乌台诗案”搞得流浪四海的苏轼。当然,内容主要在说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名科研人员宫变辞职的事。
在那起科研机构宫斗中,一方刘院长对女学生、师妹情有独钟,另一方吴老板最喜欢溜须拍马,很多科研者整天在想着如何献媚。
为此,我以“保安”“四姨太”为意象,直指很多真正人才命运,就是被玩弄权力和卖弄女色的人,死死地捆绑着:
两年岁月烟云飘过,文人嶙嶙刚骨尽锉!我上面这样的呼喊,你们还记得否?
是的,现在,博大博士当城管,名校学子挤破小县城,他们自己或许并没做错什么,毕竟,都是在想好好活着,供房贷,供子女上学,把日子过得体面些。
起风的时候,时代的一粒灰,不,是一片灰,已经落在无数人头上了。当有本事的人不能为理想情怀而有尊严的活着,那就是怀才不遇。
这种痛,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:这种根,我们不能假装不追问!
前两天,俞敏洪在直播的时候,说过的一段话,上了热搜,引发了争议:
作为同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人,我特别理解老俞这个说法。
“不退”,是一种孤勇,有时,也是退无可退了。
对很多人来说,城市没有房子,故乡没有土地,城市退守乡已经无路可退。最近,无数人就在从北上广逃回到二三线,或者故乡小城。
最具代表性的事例,就是这几天,从上海虹桥火车站撤退的人群,令人泪目。
很多人为离开上海,已经拼尽了他们最后的力气。
拿到离沪证明不易,抵达虹桥火车更难。有人花千元拼车进站,有人步行7小时赶火车,太多逃离上海的怅然和狼狈,太悲催。
这个男人以单车扣上滑板,拉着行李拼命蹬车的样子,就是这轮逃离上海人群中最绝决悲情的写照了。
身后那数百斤行李,或许,都不及他内心的辛酸和滞重。
面对这些被疫情侮辱和损害的人,人们也都在感叹:
作为一个沪吹,这样的场景我不忍直视。这么多年,我拼命往上海挤,还是被挡在现实门槛之前。是幸焉,还是不幸?
现在,很多人带着失落甚至是怨恨离开上海了,这难道真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错?魔都失格还能再找回昔日的体面吗?
最近,上海被分成四种——本地人的上海、外地人的上海、新闻中的上海、现实中的上海。我不管怎么划分,都觉得这次上海真的亏欠沪漂太多了。
这头是融不进的上海,那头是回得去的故乡。这是一位叫“榕剑”的网友写下“逃离上海,转道长沙,赶回广西故乡”的经历。
他提到的这样两个细节让我有震颤:
一是离沪者的表情:不论是在车站,还是在车上,没有人说话,没有人放音乐,没有说聊天说笑,只有一脸疲惫,以及对前途未卜充满担忧。
二是途中的冷静和故乡的提防:在车上不敢脱口罩,到中转站想下车喝水,都被工作人员大声呵斥,叫快回去。回家后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,初中同学很有正义感的评论是——请你隔离。
比起武汉蔡莉那样恶权留给我的憎恶,上海这次强大的机器运转失灵,给我的隐痛要深得多。而这种伤害,绝不是随着疫情结束就可以消散的。
如果上海真的要反思,我的建议是,好好盘点梳理一下,在上海有多少庸人当道,又有多少人怀才不遇?
上海也只是一面镜子。
为什么仿佛一夜之间,这片土地上那么多年人就抛弃了常识和科学,以各种蠢笨的行为展示,证实了傻逼和脑残是庞大而真实的存在,而且,还深受宠爱?
不把这个问题想清楚,纵然看到迪士尼的烟花再次燃起,但也未必就代表烟火气真正归来。
是的,现在很多人内心都有一堆灰烬,又冷又乱。那正是失去自我后的迷茫。
就像那位做城管的北大博士,不管以怎样的理由为个体选择寻找正当性,但是,时代资源错配下的人才隐痛,并不属于她一个人。
今夜,那些离开上海的人啊,你们的明天会好吗?
无论你在哪里,我惟一祈愿,就是以后都不要活在怀才不遇的隐秘伤痛中。
我知道,那才是人世间最隐痛的日子——窝囊、憋屈、窝火!
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!
PS:全文完,共3100字。这个社会会好吗?我认为,好不好,关键是如何对待大写的人,善良的人,正派的人,专业的人! 今晚我这番掏心窝的话,愿能与您共鸣。各位可以就自己的人生际遇留言,愿您此生不再怀才不遇! 欢迎或扫下面二维码交流。微商勿扰,加过号勿重复。
推荐阅读(已做超链接,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): 南开大学的淫贱老师被开除了,王雨磊告我的官司还没判
孕妇买鸡蛋分邻居被逼写保证书之后,他写下了忏悔书 上海孕妇低价买鸡蛋分邻居被逼写保证书:权力幻觉导致人性异变 大数据说明,老百姓的小日子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我为何哀矜于上海疫情中两条狗:思想的尽头是悲悯 上海电话亭女人和狗:如此消失不见,让人心如死灰 我最怕明天的上海,仍配不上今天极限的忍耐
其他
写给正在离开上海的人:怀才不遇是人世间最大的隐痛
不妨再贴两张图——现在连十八线的孤寂贫弱小县城,都被名校生给挤爆了:
上面这个滨海县,在苏北盐城;下面这个遂昌县,在浙江丽水。
我在长三角混迹多年,这两个地方,真不比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好到哪里去。
现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,没有退身之所,只能往前进,一旦失去工作,对他们是重大打击。
他们一定再也不想回来。 徒步走到虹桥火车站的人得对这座城市有多失望…